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料理 >> 日本料理资讯 >> 正文

拉面,中国的还是日本的?

作者:佚名  来源:羊城晚报   更新:2019-5-23 20:23:26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拉面,中国的还是日本的?


羊城晚报 砚



□砚 尘


历史学家顾若鹏是东亚史的专家,可他竟然说:“拉面是日本的”,让兰州拉面情何以堪!在《拉面:食物里的日本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一书中,顾若鹏细细追溯,拉面的源头的确应当是中国,但现在的日本拉面已然有了自己的特色,还发展出了拉面文化:在面汤尚滚烫的时候,大声把面条吸溜进嘴里,风卷残云,面和汤都不剩下,这才是对厨师的最高赞美。


小小一碗拉面,非一蹴而就,发明一道美食跟接受它的滋味都需要各种条件。于拉面而言,亦可将其拆解:调料、面、肉,都不简单。顾若鹏说,日本人一度对美味——尤其是肉食——表现得无欲无求,相比于中国人对口味的重视,日本人更在乎“展现美学”。他们未去探索新食材,而是被食材召唤了,如同孩子追随大人们享受美味的表情。明朝没落时,大批中国移民逃离故土,带来了酱油和味噌,发酵技术“丰富了日本的食物口味,增加了他们对吃的欲望”。面条同样来自中国,17世纪在唐人聚居的长崎,中国美食(包括与日本西部地区结合的美食)推动了餐饮业的发展,面条大受欢迎。另一重原因是在19世纪中叶以前,日本普通民众吃的是“强饭”,口感远不及今日的白米饭,蒸煮的时间也很长。自然的,美味又便捷的面条会让人欣然接受了。而说到肉,日本没有“肉食者鄙”之说,却从7世纪开始,持续了整整千年的“禁肉令”。早期的肉食者对禁令置若罔闻,至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江户时代,商贩会将所售肉类标以其他名称,以免违背法规。许多历史学者也留意到,日本绝少培育“商品化生产的家畜”。说来讽刺,成就拉面灵魂的肉汤的,居然是19世纪的黩武主义。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想让日本军人更高大、强壮,必须改善营养,特别是多吃肉。自此,拉面的物质基础齐全了。


而将食材融合在一起,并将拉面发扬光大,还有赖江户城的环境。18世纪风靡的“达人”一词在今天也不过时。当时的江户人具备了达人的种种特点:“不为钱所困,贵族般的礼仪,了解尘世瞬息万变的潮流,举止优雅,性格鲜明”。换言之,有品位的吃货是发展美食的沃土。因此,顾若鹏总结,拉面“起始于江户”,后又“推广于明治”,吸收了中国菜的元素,适应了日本人的味蕾;最终“定型于大正”,遍地开花的拉面店使其成为大众的美食,人们喜欢外出就餐,女性进入服务业工作也为拉面的兴盛推波助澜。


如今,日本的不同地区发展出了不同口味的拉面:东京人喜爱的酱油汤、熊本的猪骨汤、札幌的味噌汤、久慈的鸡肉高汤……拉面口味的比拼、拉面吃法之争、衍生文化产品的丰富,卒见人们对拉面的喜爱。书中甚至提到一位“拉面狂魔”大崎裕史,二十多年间,他平均每年要吃1095吨拉面,尝遍6000余家拉面馆。与他比肩的“狂魔”的大概只有速食拉面的发明者安藤百福了,他每日午餐都食自己的发明。速食拉面迎合了现代生活的节奏,调查显示,半数的受访者每月都会吃速食拉面,不为省钱,为的是它的好滋味。它也是日本拉面走向世界的敲门砖。或许学会烹饪一种异国美食并不难,将其推广却需兼顾味道、速度、方便性和营养价值。当外来食物注入了本土文化的灵魂,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连旁人也视其为本国的代表物,它确乎就是自家食物了。


只有我们知道,走进兰州拉面馆的时候,看到拉面师傅像控制身体的一部分似地娴熟甩动面条,依食客喜好可拉出毛细、二细、大宽、韭叶、荞麦棱等十余种粗细,还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色彩,我们尝到的是自己的文化归属感。拉面明明是中国的。


(《拉面,中国的还是日本的?》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料理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料理:

  • 下一篇料理: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饺子馆,30分钟吃完一个终

    日本寿司匠人坐镇深圳,重新定

    日本小伙料理河豚,刚要一刀切

    日本这家烤肉店 狗狗也有肉吃(

    日本烧酒专家盛赞中国白酒智能

    日本推出两万块钱一盒的牛肉饭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