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本窗 和食简介 和食(わしょくwashoku),是日本文化重要的一环。主要是指日本人在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和习惯。被世界公认的烹调过程最为一丝不苟的国际美食,这也造就了日本料理精致而健康的饮食理念。再加上和食代表了日本独有的价值观、生活样式和社会传统,于2013年12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食分类 1.传统的和食。 以米饭为主食,然后配上鱼、肉、蔬菜或酱菜等菜肴和汤。比如懐石,寿司,刺身,牛丼等。2.从日本国外传来,逐渐融入日本的和文化而形成的料理。比如源自中国的面条也是和食很重要的一部份,当中荞麦面和乌龙面为主,另一种则是在20世纪早期由中国传入的拉面。 ※比如鉄板烧和拉面,都是进入20世纪后才在日本成形,因此从日本和食的严格区分的意义来讲其实不能叫做和食。但欧洲油炸类的菜肴早在明治时代之前就以传入了日本,因此天妇罗是和食的代表之一。这里就不作详解了。 其实,在日本人的印像中,和食,又区别于日本料理。如果提到日本料理,日本人首先会想到的是本膳料理,也叫本式料理,比如怀石料理,精进料理,会席料理等的高级料理。而和食,则更平民化,更有亲切感,注重尊重自然。和食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比如寿司就是和食很贴切的代表。接下来为您介绍一些关于和食的讲究和学问。 和食与米 日本的饮食自古来以米为本。因为从前米不光在日本作为主食,还被作为货币一样可以交换各种东西,因此又被成为「米币」。而那时的日本被称呼为「米本社会」。同时,「饭」这个字,有吃饭意义的同时也指米本身。因为食与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水稻为主的农业,祈祷水稻丰收的稻荷神社在日本各地都有。到了秋天的收获节,天皇一族也会郑重的举办「新尝祭」等感谢水稻丰收的祭奠。因此「瑞穗国(みずほのくにmizuhonokuni)」一词,正是古时日本的美称。 和食配膳 和食的构成方法叫做配膳(はいぜんhaizen),怀石料理和会席料理等高级料理的配膳顺序极为复杂,一般是一次一品逐渐上菜。而日常和食,则是米饭,汤类,菜3份(主菜1份和副菜2份)的组合,称为「一汁三菜」。值得一提的是和食的摆放位置。米饭一定是摆在左手边。并不是因为右手使用筷子的人多的缘故。而是因为上述日本人「以米为本」的观念。在和食里米饭的地位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一定要摆在左手边。而之所以左手的地位更高,则是受古来中国的价值观念影响的缘故。比如左将军的官衔比右将军要高。 和食的摆放和食具 和食注重要能善用四季的新鲜食材,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因此为了可以更显出食材的鲜度与美味感,重视外观到了曾被喻为「眼睛的料理」的地步。被世界誉为和食不仅是饭,还是一门体现美学修养的摆放艺术。摆放食材的作业,叫做「盛り付け(morituke)」,而摆放和调味的口诀,叫做「五味五色」。五味是指甜味、酸味、咸味、苦味、鲜味的5个味觉。所谓五色,则是指红色、黄色、蓝色、白色、黑色五种颜色,即是菜肴摆放的基本常识。而使用的食具也是从手工到质感无一不是精挑细选。 全世界都在流行吃的和食,来了日本各种和食料理都请去品尝一下吧! |
日本还是把和食做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料理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酱香日本豆腐 烤究美味 灵魂就酱
日本和牛那么贵,真的值吗?去京都随便进了一家烧肉店,还真值
日本小哥哥晒给家人做的三餐,从不懂厨艺到自学成才,令人佩服
日本饮食界的流行新趋势!
日本料理为啥在中国没有市场?看看日本的一日三餐,你就知道了
上海新天地里隐藏的小京都,70%食材取自日本,日本游客也会来
日本的一些美食,海鲜为主要食材,你想尝尝其滋味吗?
日本人奇葩的吃饭方式--饭配饭
日本的面包还会夹炒面?看看日本的面包文化
日本年轻人不太爱吃的它,怎么突然成了“美食顶流”?
日本国民必吃的iSDG纳豆激酶,究竟有什么神奇?
日本推出夏日限定“凉面面包”
日本饮食吃不胖的精妙之处!国民从小就要进行“食育”
一日三餐愁坏日本妈妈,日本公司推出便捷家常菜谱
雪上加霜的日本餐饮业:曾装满米饭的饭桶如今只能空着
经营了大半个世纪,为什么中餐在海外的地位不如日本菜?
将日本网红餐饮带进国内 疯狂の草莓做对了什么?
日本的“中华料理界一哥”,在中国却从未听说过?
在家尝遍全球美食 日本料理人免费公开196国风味菜谱
看到这些美食,我又想去日本了
日本妈妈每天给双胞胎儿子做便当,365天不重样!
關於日本飲食文化,你不知道的幾個冷知識(疫情篇)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吃生鸡蛋?日本官方权威解答
见识了日本人的一日三餐,终于知道日本为什么“无胖子”!
日本妈妈为孩子制作创意美食 让人不忍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