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的日语是「持ち帰り」或「テイクアウト」,虽然有这个日语单词,但是在日本并没有“打包文化”,甚至服务业如此发达的日本,面对顾客挑选鞋子时都可以进行“跪式服务”,但是唯独面对“打包服务”是采取十分消极的拒绝态度。
这一点肯定会让我们中国人感觉到十分惊奇,中国一直都是提倡打包的,而且无论是餐厅、宴席、烧烤店等等,就连啤酒都是可以装在塑料袋里带走,中国的服务员在“打包”这项技术上十分麻利,无论什么样的食物都能够迅速打包,这个可能是中国服务员的“职业操守”吧。这样的话很节约粮食,毕竟节约是一种美德,这样也抑制了浪费不正之风,明明是件好事,但是为什么不能在日本的餐厅打包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不存在打包的观念不是因为浪费粮食,也不是因为服务态度差,是因为以下的这些原因。
在日本餐厅多是抱着“点的菜能吃完”理念出发的
为了省去打包的需要,日本料理中套餐的饭量都是经过计算的,刚好够一个人吃完,如果说你点了自身吃不完的料理,店员会进行确认,“不提供客人吃不完的饭菜”是日本餐厅的规矩。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恰恰是相反的,尤其是现在各种婚宴中还能见到“铺张浪费”的情况,一桌子恨不得半桌子的饭菜都没怎么动。的确,在中国人的饭局中,特别是对于请客的一方来说,菜的种类不齐全,菜不够吃是最丢脸的一件事情。
总之,有几个人先点几个菜,然后再多加几盘菜压压底,如果吃饭的话,最后剩下了一两盘菜,那对于中国人来说才是刚刚好。而如果你在日本就刚好相反了,你在吃饭的时候,如果没有吃全就走了,这种行为是表示这个菜不好吃的意思。
这其实不能说是中国人浪费,这其实反映了中国人热情好客,爱慕虚荣和盲目攀比的心理,只不过是以“浪费”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而已。
日本有过类似现代中国的“过度饮食”时期吗?
当然有,江户时代日本人的“暴饮暴食”达到了顶峰,由于这个时期没有战争、没有饥荒、百姓生活富足,于是江户人在饮食中加入了“娱乐”因素,并且举办饮食大赛。但举办至白热化期间暴饮暴食过于严重,大多数参赛者都因为饮食过度,而英年早逝。
于是,江户幕府下禁奢令,禁止民间举办此样式的比赛后,“暴饮暴食”的习惯才有好转。
社会的安定状态持续了一定时间之后,往往都会出现“饮食娱乐”的虚假繁荣倾向。即便是中国也是一样的,其实多点菜不等同于多面子。
不让打包带走是怕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对日本店家来说,如果顾客吃了食物中毒,该负责任的是店家、影响的是店家商誉。如果说自己家的食物被打包带走以后,不仅仅是加热后味道与新鲜度会不一样,而且餐点搅和口水后的潜藏细菌风险高,且若是食用使用生鲜食材的料理,保存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说顾客吃了带走的食物因为变质中毒了以后店家依然需要承担责任。
所以这也是许多日本便利店食物一过期就算扔掉也不给流浪汉的原因,流浪汉吃了过期的食物中毒了以后,这可是便利店的责任。因此餐厅店家一般不允许顾客吃不完打包,也坚决不允许售卖过了期的食物。
那你说,我是中国人不太懂日本人的文化,我硬要饭后带走,出了这个店发生问题和店家无关行不行?答案是可以的,你只需要和店家签署责任书,确保将食物打包带走后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店家无关即可。
其实在日本饭后带走的人几乎没有,但是选择饭前带走的不在少数,你也可以“入乡随俗”采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