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八亩农场,身在三里屯太古里南区这种核心商业地块,客流量以年轻消费者为主。在设计上大量使用了木料,在较高的空间中反而带来一点工业风格,更为简练、抽象,希望可以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在服务方面,一定程度上需要沿用日式的服务理念,但味噌、会员制度等和中国人日常消费、饮食习惯不太贴切的项目则被修改掉了。 核心概念传播方式上的调整 之所以从塚田农场改成八亩农场,是因为日方负责人认为作为第一次进中国的品牌,塚田农场的大众认知度也几乎为零,并且塚田作为日本的地名,和中国也没有什么联系。“八亩”这个名字来自于Farm的日文读音谐音,日方认为“八亩农场”更为简单好记,符合中国语言习惯,更能强调他们农场直购的核心理念。但名字这件事情到底重不重要,至少我在吉野家、胜博殿、一风堂这些初看上去也没什么熟悉感的名字上面,没有发现他们吃过陌生感的苦头,所以关于品牌改名的必要性,我还是持观望态度。 八亩农场的日方负责人表示,在中国市场开拓过程中,他感受最深的,其实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缺乏信任感。在日本,进店的消费者会更多地相信店铺想要传达的概念,而在中国,尽管店铺中贴出了它们合作农户以及农场的照片,消费者也并不会完全相信——甚至不一定觉察到。目前他们只能通过提高服务员的认识、强化他们的自信和表达,更多地提升产品和服务本身,来试图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价值。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人与人之间早就失去最初信任的中国,人们更多地是因为品牌影响力而去相信,而非品牌传达的价值观本身做出选择。一个日本品牌前来想要力挽狂澜,我只能默默地献上祝福。 (八亩农场的工业风与塚田农场的乡土风形成反差) 关于“易容”这件事,塚田农场在美国其实玩儿的更野。2015年,他们在旧金山开设了农场拉面(Nojo Ramen),如果说八亩农场还是在沿用塚田农场的基本结构,那么这家拉面店则是集团没有尝试过的业态。近两年拉面在美国愈加流行,因此他们希望给市场带来更为地道的日本风味,这又是和中国完全不同的导向和策略。这家身段相当灵活的企业,倒不太像是我印象中那些结构肿胀、决策速度极慢、行动极其保守的日本大公司。 转载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赢商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591-83303697,邮箱:news@winshang.com。 |
隐姓埋名来中国 看一家日本餐厅本土化背后的那些玄机
料理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酱香日本豆腐 烤究美味 灵魂就酱
日本和牛那么贵,真的值吗?去京都随便进了一家烧肉店,还真值
日本小哥哥晒给家人做的三餐,从不懂厨艺到自学成才,令人佩服
日本饮食界的流行新趋势!
日本料理为啥在中国没有市场?看看日本的一日三餐,你就知道了
上海新天地里隐藏的小京都,70%食材取自日本,日本游客也会来
《米其林指南东京2021版》出炉 中国料理店首次获“三星”
日本的一些美食,海鲜为主要食材,你想尝尝其滋味吗?
日本人奇葩的吃饭方式--饭配饭
日本的面包还会夹炒面?看看日本的面包文化
日本年轻人不太爱吃的它,怎么突然成了“美食顶流”?
日本国民必吃的iSDG纳豆激酶,究竟有什么神奇?
日本推出夏日限定“凉面面包”
日本饮食吃不胖的精妙之处!国民从小就要进行“食育”
一日三餐愁坏日本妈妈,日本公司推出便捷家常菜谱
雪上加霜的日本餐饮业:曾装满米饭的饭桶如今只能空着
经营了大半个世纪,为什么中餐在海外的地位不如日本菜?
将日本网红餐饮带进国内 疯狂の草莓做对了什么?
日本的“中华料理界一哥”,在中国却从未听说过?
在家尝遍全球美食 日本料理人免费公开196国风味菜谱
暖心!这碗日式拉面,浇了“心灵鸡汤”
看到这些美食,我又想去日本了
日本妈妈每天给双胞胎儿子做便当,365天不重样!
關於日本飲食文化,你不知道的幾個冷知識(疫情篇)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吃生鸡蛋?日本官方权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