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第一家拉面馆
一九二二年北海道大学正门前出现了一家「竹家食堂」,创业者本来是个警察,几经周折,最后成为食堂老板。起初,光是经营食堂,似乎无法维生,日后北大留学生带来一个山东人厨师王文彩,这才令「竹家食堂」免于倒闭。
当时北大据说有将近二百人留学生,都是富家子弟,大家听说「竹家食堂」有个山东人厨师,便每天都来光顾。食谱有面类、饭类、炸菜、炒菜,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肉丝面。王文彩不知在哪个时期离开「竹家食堂」,只知道接他后棒的是李宏业与李绘堂,这二位都是山东人,也是拜把兄弟,正是这二位奠立了札幌拉面的基础。
王文彩的肉丝面虽然广受留学生好评,但是一般日本人依然不习惯吃肉,觉得太油腻。李宏业与李绘堂只好日夜钻研,将油腻的肉丝面改革为清淡的日式拉面。拉面上只配叉烧肉、笋干、青葱的札幌拉面,大概是一九二六年完成的。可是,这个时期,东京的「来来轩」已经有类似的酱油拉面了,所以我猜想,这个时期的札幌拉面应该是清汤拉面。因为现代的日式拉面,普遍有四种口味,酱油、味噌、豚骨、清汤,清汤拉面正是北海道拉面的一种,函馆拉面现在依然固守着清汤味道。虽然现在人们一提起札幌拉面,一定会浮出味噌拉面的形象,不过在札幌拉面里加入味噌且令其闻名全国的,则是战后一九五四年以后的事。
拉面上的配料加入鱼板、紫菜、煮蛋,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这是传统荞面店老板们的创意。至于在札幌清汤拉面里加入味噌的,则是屋台(路边摊)拉面老板大宫守人。战后,日本全国各地粮食短缺,大宫守人为了让食客也能够自清淡拉面中摄取营养,于是在一般酱油或是清汤拉面上,加上另外用洋葱、豆芽、肉丝、青椒、大蒜等热火炒成的炒菜,最后配上笋干与青葱,初期的札幌拉面就这样完成了。然后,大宫守人又花了五年时间,才完成味噌配料。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