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什么!这款滥大街的面包竟是日本的“国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我还真的不知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6-17 23:16:4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要想把大陆版的《深夜食堂》拍出日本版的水平真的有点难为导演和编剧,或者说日本的美食类剧集无论由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来拍大概都拍不出那种味道。因为日本人实在对食物带着感恩的心,吃到一点不同的东西都会特别敏感。这种通过进食带来的敏锐的感觉,应该可以算是日本人的天分了。


前段时间爆红的《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小森林》,还有很久远以前的《将太的寿司》、《铁路便当之旅》、《美味大挑战》甚至是夸张的《中华一番》,日本的美食剧集和动漫真是特别特别多。



这些剧集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它们都不是简单的介绍怎么做饭或者哪里好吃,而是带着强烈的探索世界或是直视人心的目标,因此对于那些用日本美食剧集就可以孤独地吃光一碗白米饭的现代都市人来说,还有些温暖心灵的味道。


前几天我在B站上找动画看,无意间跳出来一个《日本面包王》,一开场也是震到我了。里面说欧洲中世纪的时候,各国打来打去,就连面包都有国别之分。英国pan、法国pan、还有德国pan都区分的很清楚(pan是日语面包的发音,来源于葡萄牙传教士),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就是没有日本pan,动画的小主角励志要发明出专属于日本的pan,也就是Japan。



《日本面包王》截图


志气当然很远大,但其实这里有个错误:日本的“国包”早就发明出来了。


这个故事还得从16世纪开始说起。


在那个时候,葡萄牙传教士和商人坐着帆船来到日本。这些虔诚的天主教徒们身上就带着面包。面包不仅是他们赖以为生的主食,也是举行天主教仪式的圣物。随着传教活动的开展,面包逐渐在日本传播开来。据说喜欢西洋事物的霸主织田信长也曾经吃过面包。


不过日本很快就开始“禁教”,面包也就从日本人的生活中消失了。


到了德川幕府末期战乱再起,据说日本武士重新发现面包的实用性,因为它是烤制的,水分少,比较便于携带。不过我很怀疑哪种所谓的面包大概类似于传说中戚继光抗倭时发明的“光饼”,因为面包是发酵出来的,体积哪里会小了。


不过我们还是得佩服日本人的学习能力,随着明治维新的铺开,日本人全面西化,把做真正面包的手艺给学会了,然后还有所创新。所谓的Japan(日本国包)也就是这个时候被发明出来的。


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在面包店里看到的“红豆沙面包”——在小圆面包的中间加入日本的红豆馅烤制而成的面包品种。


这种面包的概念来源于日本传统点心“和果子”,兼顾了西方的面包口味和日本人喜欢的豆沙口感,因此得到了好评。1875年4月,豆沙面包被献给出巡赏樱的明治天皇,从此成为日本皇室的御用面包。有了天皇背书,这种面包很快就变成了日本面包的代表。


在红豆沙面包之前,几乎所有的欧式面包都是实心的。也就是说,日式红豆沙面包为面包家族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品种。不管之后的面包师傅往面包中间加榴莲也好、肉松也好,什么都好,都可以视作这款面包的子孙。



红豆面包是日本人发明的哟


在历史的进程中,小小的岛国日本好像总是被推着走,但说起个人奋斗,还真是得佩服他们的拿来主义和专研精神。


上世纪40年代末,日本被美军占领,市民生活第二次大幅度地西化。特别是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应付战争,向日本下了约23亿美元的战争订单,为日本经济打入了一剂强心针,很快就带来了52年开始的日本经济腾飞。



1952年1月5日,尼康镜头工厂的工人在检查镜头


日本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随着战后美国小麦的大量输入和社会风潮的西化,面包真正被广大国民所接受。当时日本人的菜单里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面包。这又带动了面粉加工业的兴旺。


除了少数的几家超大的面粉加工企业之外,日本还有很多中小型的面粉加工厂,竞争非常激烈。其中有一家叫做鸟越制粉公司的小企业从中脱颖而出。


1959年的一天,鸟越的职工去法国出差,在下榻的饭店每天早晨都会吃到正宗的法式面包。他并没有一味迷恋法式面包的特殊口感和香气,而是马上想到了如果能把这股味道带回日本的话,一定能给日本面包业带来新的风潮。


于是这个职员就辗转联系到了法国国立制粉制面包学校的教授雷蒙德·卡鲁贝尔,在教授的指导下,他把用于生产面包用的法国小麦空运回日本,彻底分析它的特性,然后在公司用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的小麦品种调配试制新面粉。经过一个多月的尝试,他又将成品带回法国请教授鉴定认可。最终于1960年生产出特别适合烘焙欧式面包的鸟越铁塔法印面粉。



鸟越铁塔法印面粉


1966年5月,法国航母环游世界之旅停泊在日本神户港,可是面粉用完了。几家面粉公司前来竞标,最终鸟越铁塔中标。“这才是真正的法国味道”。


对了,说起日本的面粉加工业,还真得提一句。美国作为小麦生产大国有200家左右的面粉加工厂,而90%的小麦要依赖进口的日本,拥有各类面粉加工100多家,产品行销全世界,靠得就是超强的再加工能力。似乎日本人学什么像什么,最后还会把这东西变成日本特色……简直太神奇了。


赵老实本人其实并不做烘焙,可是对食物的历史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厨师们写的东西,往往可以成为窥见一个行业的窗口,带有一定程度上的个人史的概念。


比如前段时间我看了世界面包冠军吴宝春师傅在《吴宝春的面包秘笈》里回忆他做可颂的经历。早年他为了做出轻快短口(一咬就断)的可颂,曾经泡在只有6摄氏度的冷藏室里练习长达5年,可是总也做不好,不是口感不对、就是外形不对。直到他到日本进修,才知道其中的结症所在——面粉不对。“选错了武器,注定是怎么都打不赢的仗。”



吴宝春师傅说:“要做出好吃的面包,单单只靠技术是不行的,还要了解食材的物理特性和酵母的化学变化,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我觉得这句话不只是在说面包。


本文作者来自今日头条签约原创号:你真的知道吗


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后台


等一下:有个事情忘记说了。


我们搞了3本《吴宝春师傅的面包秘笈》当做读者福利。文末留言点赞数的前3名可以免费得到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